
以前,面對像風力發電機葉片這樣體型巨大、且不可解體的貨物,往往采用超限運輸。
而超限運輸,普遍存在車牌合法政策不明確、資質申請困難跨省運輸協調難、罰款多且亂等諸多問題,嚴重滯后了國家重點工程的進度。
自從2016年國家交通運輸部發布《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若干意見》,并同步編制了落實《若干意見》三年行動方案后,這些問題終于有了解決路徑。

由公路局牽頭,法制司和運輸服務司參與制定《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的修訂工作,開展跨省大件運輸并聯許可試點。
在2017年底,全國大件運輸許可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實現跨省大件運輸許可網上辦理和并聯審批,到如今2018年,大件運輸的政策瓶頸基本消除。
風電葉片等大部件的運輸終于有了政策支持,這時候我們轉頭思考一下另一個問題:風機不斷朝著大型化、智能化方向邁進,風機的葉片也就不斷加長。而面對動輒幾十甚至幾百米本身也十分脆弱的長葉片,運輸問題究竟如何解決?
聰明如你,可能會想到拆分再整合:
將葉片分段運輸,到風場再重新整合安裝是不是個十分機智的方式呢?

然而現實卻是骨感的,風機葉片本身采用復合材料制成,由于復合材料本身性能以及葉片制作工藝的復雜性,使得葉片十分脆弱,即使能夠分段其成本也將大量增加。
因此,考慮到技術和成本等多方面原因,分段式葉片的研究一直被擱置。
那如此長的風機葉片到底該怎樣在地上運輸呢?
來看看下面這些運輸車:
傳統拉伸式風機葉片運輸車
▼

這種運輸汽車是專門為運輸風機葉片而設計的,可伸縮的車身能夠運輸多種長度型號的葉片,中間加固設計有效降低葉片受沖擊載荷,同時車身多個擺動軸也能夠有效減輕沖擊壓力、應對道路轉彎時車身的前進,而多排車輪則能夠減輕對路面的壓力。
我國之前的運輸方式就是使用這種加長運輸車,現在許多發達國家仍然在使用這種方式。但這種運輸方式不僅效率慢,而且不能滿足我國復雜的路況。
于是,就有了下面這種新型的風機葉片運輸車。
中國自主研發回轉平臺式風機葉片運輸車
▼

這款風機葉片運輸車通過液壓工作站直接將風葉“抓住”,托舉在半空中實現以較短的車長來運輸超長的風葉。
在運輸途中可以使葉片產生揚起、擺動、自身旋轉動作,躲避途中的樹木、山體、電線等各種障礙,有效解決了山區風葉運輸的難題。
同時在運輸的過程中,液壓控制可以使風葉360度旋轉躲避風力,在設計時候就確定重心,和通過配重參與平衡,另外滑道保證安全,下轉盤保證扭力,即使風大的情況也能夠輕松應對。
中國制造的風力發電扇葉運輸車
▼
如遇到復雜和難以直接通過的路況時,可以調整風葉的高度及方向,把葉片旋轉到任意一個適合通過的角度,順利實現車輛持續爬坡和通過大大小小的彎道。
由于我國地勢比較復雜,許多風力發電項目均建在山區,有了這種可自由調節的運輸車,在運輸過程中就能夠輕松的躲避高壓電纜和山體樹枝,也可以輕松通過村莊狹窄的道路,遇到發卡彎也不在話下。而且還擁有超大的馬力,再陡的坡也能夠輕松應對。
中國真不愧為基建狂魔,幾乎沒任何困難能難倒充滿智慧的中國人。
資料來源:東方風力發電網、四度視界
由興迪源機械編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以上的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
近幾年,“中國自主研發”這些字眼已經不再陌生,無論是在航天、汽車,還是高新技術等方面都時有出現。
這說明,我們國家在科研方面,已逐漸盡其所能去避免攀求國外資源,力求研究開發屬于自己的產品。當然也不排除某些技術還是需要學習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我司興迪源機械也堅持自主研發創新,致力于液壓成形的研究,力求自主開發出更為新穎又實用的液壓設備,為國家液壓行業開創光輝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