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1月4日宣布,中國制造的Model3將于1月7日實現規模交付。中國制造的Model3售價此前再次下調,扣除補貼后起售價為29.9萬元/輛,跌破30萬元大關。根據特斯拉公布的數據,2019年全年累計交付約36.75萬輛,同比增長50%,實現全年36萬輛的交付目標,離史上最暢銷電動汽車為時不遠。

隨著特斯來在中國實現本土化生產,以及價格的進一步下降,這一系列的操作,特斯來將會給我國正處于“寒冬”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本土化,供應商將增加400億元以上市場空間
在新能源車市補貼削減、銷量下滑,造車新勢力遭遇融資困難之際,中國制造的特斯拉Model3實現規模交付,被認為利好整個產業鏈,并帶動新一波國內電動汽車購買熱潮。寒冬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產業鏈也終于迎來了一絲轉機。
有業內人士分析,特斯拉在中國建廠給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最大的變化是供應鏈本土化,這將給國內供應鏈相關企業帶來明確增量。
從目前情況看,特斯拉核心一級供應商多來自歐美、日本等地,國內企業多作為二級供應商。比如,目前特斯拉的鋰電池PACK制造商為日本松下,正極材料和隔膜供應商為日本住友化學,負極材料供應商為日本日立化學,電解液由日本三菱化學生產。

網絡流傳的國產特斯拉中國供應商
但這一情況或發生變化。根據媒體報道,LG化學預計將配套特斯拉上海工廠動力電池。這意味著特斯拉的動力電池供應商可能由此前的松下獨供或轉變為松下、LG化學共同供應。為LG化學配套的國產供應鏈有望成為特斯拉國產化最大的子供應鏈。
具體看,特斯拉供應鏈包括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等部分,涉及直接、間接供應商一百余家。
國泰君安分析師認為,隨著特斯拉電動車在中國的產能逐漸鋪開,特斯拉Model3的電池、電機、零件殼體均對產業鏈原材料產生強勁需求?!吧嫌卧牧镶?、錳、鎳、鋰、石墨,中下游的連接器都會產生較大的需求動能。中國充電設備制造商、運營商、集成商等有望進一步提高參與程度,整個動力電池產業鏈將受益?!?/p>
而申萬宏源證券則表示,特斯拉實現本土化生產,將創造巨大的國內市場空間。根據測算,假設2021年特斯拉實現30萬輛產量,單車價值30萬元,預計電池、材料、高壓直流繼電器、熱管理系統等環節有望帶來400億元以上市場空間。
▌降價,將給國內造車新勢力產生巨大沖擊
特斯拉2018年6月進入中國建廠,拉開與國內造車新勢力大戰的序幕。在蔚來李斌、小鵬汽車何小鵬等人看來,特斯拉入華無疑會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但他們低估了特斯拉建廠的進度——從獲得土地到首批國產Model?3交付,特斯拉只用了15個月的時間,是目前在華建廠投產速度最快的外資車企。
但真正讓競爭對手膽寒的是,特斯拉的中國制造Model?3還有進一步降價空間。在首批Model?3交付儀式上,特斯拉高管在現場透露,目前中國制造Model?3的零部件國產化率約30%,2020年年底預計這一數字將上升至100%,屆時這將讓國產Model?3的價格有進一步下降的空間。有國內知名券商發布研究報告顯示,在特斯拉采用國產供應鏈后,國產Model?3在目前原價基礎上將具備27%至34%的降價空間,最低價格或低至19.7萬元。
按照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規劃,一期階段的產能將達到15萬輛,而市場預計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有望達150萬輛。換而言之,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將有望幫助特斯拉占據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的10%??焖偬嵘氖袌稣加新?,將給國內本土的造車新勢力比如蔚來、小鵬汽車帶來巨大壓力,如果本土造車新勢力沒有相應的應對方案,將面臨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的困境。
在經歷了前期的高速發展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明顯已隨著補貼的減少進入出清階段。
但是,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堅定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雖然行業盈利會受到補貼政策退坡的短期影響,但長期扶持的政策導向不變。2020年是新能源汽車的大年,加上特斯拉的強勢入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供應商以及造車新勢力,能否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接下來2到3年的時間,答案會慢慢揭曉。